欢迎光临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 页|公司法务首页|本站介绍|公司法案例|企业风险控制|企业设立|企业治理|企业股权|小股东保护劳动工伤|公司常用法律|收购并购|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刑事风险|外资企业|合同范本|解散清算|联系我们
劳动工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日期:2012-09-10   点击: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劳动法解释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6710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101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2006814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对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补充解释如下:
  第一条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送达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用人单位不能证明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劳动者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的时间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的具体日期的,用人单位承诺支付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劳动者不能证明的,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第二条拖欠工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时劳动关系仍然存续,用人单位以劳动者申请仲裁超过六十日为由主张不再支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劳动者已经收到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的除外。
  第三条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托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第四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劳动关系是否已经解除或者终止,以及应否支付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产生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五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产生的争议,或者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产生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六条劳动者因为工伤、职业病,请求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七条下列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
  ()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
  ()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异议纠纷;
  ()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
  ()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
  ()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受雇人之间的纠纷。
  第八条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预先支付劳动者部分工资或者医疗费用的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用人单位不履行上述裁决中的给付义务,劳动者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九条劳动者与起有字号的个体工商户产生的劳动争议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字号为当事人,但应同时注明该字号业主的自然情况。
  第十条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力派遣合同产生劳动争议而起诉,以派遣单位为被告;争议内容涉及接受单位的,以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为共同被告。
  第十一条劳教者和用人单位均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同一裁决,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并案审理,双方当事人互为原告和被告。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撤诉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另一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继续审理。
  第十二条当事人能够证明在申请仲裁期间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客观原因无法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申请仲裁期间中止,从中止的原因消灭之次日起,申请仲裁期间连续计算。
  第十三条当事人能够证明在申请仲裁期间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申请仲裁期间中断:
  ()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申请仲裁期间中断的,从对方当事人明确拒绝履行义务,或者有关部门作出处理决定或明确表示不予处理时起,申请仲裁期间重新计算。
  第十四条在诉讼过程中,劳动者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申请人经济确有困难,或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存在欠薪逃匿可能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劳动者提供担保的义务,及时采取保全措施。
  第十五条人民法院作出的财产保全裁定中,应当告知当事人在劳动仲裁机构的裁决书或者在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生效后三个月内申请强制执行。逾期不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解除保全措施。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七条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具有劳动权利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具有劳动合同的约束力,可以作为人民法院裁判的根据。
  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仅就劳动报酬争议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不履行调解协议确定的给付义务,劳动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第十八条本解释自二OO六年十月一日起施行。本解释施行前本院颁布的有关司法解释与本解释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解释的规定为准。
  本解释施行后,人民法院尚未审结的一审、二审案件适用本解释。本解释施行前已经审结的案件,不得适用本解释的规定进行再审。

本站介绍 更多>>
本网站是企业法务专题站,主要立足于实现企业法律风险控制的目的,从企业设立、企业结构治理、企业股权结构和股权转让、小股东利益保护、劳动合同和工伤、企业资产收购并购、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刑事风险、公司常用法律以及企业常用合同范本等方面介绍了企业公司的法律事务。
本站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了解企业法律事务,加强自身法律风险控制和法律风险防范的一个重要平台。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和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甚至参考相关的案例, 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律风险防范能力。
本网站律师也特别提示,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风险越来越多,法律法规更新也是日新月异,且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经营的特点,因此法律事务的解决方案不能简单套用,以免乱套用而给企业造成损失。
企业法律风险控制的关键在于事前预防,事后找律师打官司只能够是亡羊补牢,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利补救措施。但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一旦爆发,很多都具有不可逆转性。且企业不管面临的什么样的风险,最终都将通过法律风险显示出来。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本站律师至少都是法律研究生以上学历,且有十年以上律师执业经验的资深律师,因此本站建议企业如果经营遇到较复杂的法律事务,建议请律师为您企业保驾护航。
详细内容>>
联系我们 更多>>

广东提德律师事务所罗光飞律师
执业证号:14406200610994804
佛山手机:188 2313 2545
深圳手机:136 7005 9009
QQ:1550 160 752

Email:lgf6115@163.com
微信号:搜手机 188 2313 2545 添加即可。

公众微信号:佛山律师罗光飞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季华六路绿地金融中心T1写字楼1204-1206室。

106,130,132,150,151,168,259,226等公交车经过,公交站台:镇安站

 

企业刑事风险 更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概念与构...
· 挪用资金罪概念与构成,与相近罪...
· 论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及相关...
·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与法律依据,以...
·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法律...
·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注册商...
顾问团队 请顾问必读
·
·
·
·
·
佛山律师|佛山律师事务所|佛山公司法律师|佛山法律顾问|佛山股权纠纷律师|佛山律师网|佛山经济纠纷律师|佛山劳动合同纠纷律师|佛山公司企业律师
版权所有 © 佛山律师网 佛山律师事务所 管理登陆 粤ICP备19118727号